上海锦医堂中医门诊部

上海锦医堂中医门诊部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最好

来源:上海锦医堂中医门诊部    发布日期:2016-11-28    免费在线咨询

  养肝护肝什么茶最好?茶不仅是现代人较为喜爱的饮品,而且茶还具有一定药理作用,择种饮用对人体脏器的养护也是非常有益的,下面就介绍一下养肝护肝茶有哪些,以便大家参考、选用:

  1.绿茶:含有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排毒、清热祛暑、利尿解毒、调脂等功效,适量饮用不仅可有效减轻肝脏负担、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且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功效,这对肝脏的养护是极为有利的。

  2.菊花茶: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解毒消炎、清肝明目和养肝护肝等功效,对肝阳上亢、肝火目疾等病症有很好的辅助疗效,是养肝、护肝的佳品。

  3.枸杞茶:含有胡萝卜素、烟酸、亚油酸、甜芋碱及多种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可入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血润燥等功效,经常适量饮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细胞新生、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肝硬化,这对肝脏的养护也是极为有益的。

  4.普洱茶:是含茶多酚最多的一种茶叶,有助消化、暖胃、明目、抗毒、抗癌、降血糖、抑菌消炎、降脂、防止动脉硬化等多种功效,对减轻肝脏内的脂肪蓄积、减轻肝脏负担、预防肝硬化的发生都是有利的。

  5.金银花茶: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抗病毒、清肝明目、平肝凉血、杀菌止痒、加强防御机能等作用,是春季时节养肝护肝的佳品。

  6.茵陈茶:有清湿热,保肝降酶、清肝利胆、退黄之功效,亦是养肝、护肝佳品,特别适合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及有肝火旺盛征象的人群使用。

  7.其他:鸡骨草茶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效;绞股蓝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繁殖、保肝、抗胃溃疡、调节脂质代谢等药理作用,适量饮用亦可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

  以上就是养肝护肝喝什么茶最好的介绍,医生提示,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对人体有兴奋作用,饮用后可引起基础代谢增高(其中以血压上升、心率加快最为突出),所以茶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一般来讲每天1—2次,每次2—3克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




标签: 什么 最好 养肝 护肝

钟文华

上海锦医堂坐诊

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各种不孕症及妇科疾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在本市和国内中医界有较高…【详细】

萧力维

上海锦医堂坐诊

毕业于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师从中医专家吴中朝教授,在京硕士研究生期间,跟师学习中医知…【详细】

朱显玉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土家族特色中医专家 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湖北省中医学院,拥有近50年的中医诊疗经验,…【详细】

劳继英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3年,从医经验丰富,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详细】

刘爱华

上海锦医堂坐诊

擅长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盆腔炎、内分泌失调、青春痘、更年期综合症等。治疗心脑血管病、“三高”症…【详细】

徐惠娟

上海锦医堂坐诊

中医科主任 60年代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贯通中西医学,对各种…【详细】

朱良玉

上海锦医堂坐诊

主治医师 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生 上海雷允上、童涵春堂名老中医 上海中医药学会委员 海派…【详细】

郑国梁

上海锦医堂坐诊

执业医师 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跟随江西名老中医叶家瑞先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数十年…【详细】

赵国定

上海锦医堂坐诊

主任医师 原黄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 196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黄浦区领衔特色专科中医心血管专科…【详细】

万健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曾祖父衍习下来的祖传秘方,随后考入中医大学,进行系统学…【详细】

问:三种原因可能会早泄

答:导读:早泄一词,很打击男人的自信心,大多数男人认为早泄很没面子。其实它还是一种病,危害甚大。 它不...【详情】

问:别把小儿肠胃炎当肠胃感冒

答:小儿肠胃炎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有时也会携带细菌,该疾病通常在10天左右不药而愈,但由于最初几...【详情】

问:生活中急性前列腺炎都有什么危害

答: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男性朋友觉得自己患上了前列腺炎,就很没有面子,失去男性那种尊严,其实,大家千...【详情】

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
健康热线:021-38870653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医院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文峰广场往南100米) 无假日门诊
乘车路线:地铁六号线五莲路站下;
公交791,799,815,455,405路张杨北路五莲路站下;
公交大桥四线,716,85,981,783路张杨北路博兴路站下。
沪卫(中医)网复审[2014]第10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