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锦医堂中医门诊部

上海锦医堂中医门诊部

中医药膳 这4款药膳可青春不老

来源:上海锦医堂中医门诊部    发布日期:2017-01-13    免费在线咨询

  每当我们给予别人祝福的时候,总是离不开“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可见长寿是每个人的愿望。我们学习、工作、生活都是为了活得更好一些,能够在岁月的长卷中留下一抹精彩的瞬间。现代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的寿命也越来越长久,但是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逐渐剪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对养生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其实养生并不难,多注重改善日常饮食即可,一起来看一下!

  中医养生

  1、 红枣薏仁粉

  红枣薏仁粉的功效

  红枣对于补血有着很好的功效。中医认为,很多人体质虚弱都是因为气血两虚所致。所以定期给身体补血是需要的。很多人问,我怎么知道我的身体需要补血了呢?小编教大家一个办法,指甲上的半月白就是反应气血是否虚弱的参照物。如果半月白在逐渐变小,说明身体正处于气血两虚的状况。

  薏仁的主要功效是美容养颜,保持皮肤的年轻态,对改善肤色具有很好的效果。所以,红枣薏仁粉是大家补血养颜的最佳药膳之一。

  红枣薏仁粉的做法

  红枣去核之后和薏仁一起磨碎,炒熟,备用。这个做法很适合办公室人群,下午茶的时候可以来一些充饥,既可以补充能量还可以补血养气。

  2、 百合冬瓜汤

  百合冬瓜汤的功效

  百合有润肺安神的功效。特别是现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应该注重对肺部的保养工作。说道保养,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各类保健品,其实小编还是建议大家采用中医药膳的方法比较健康。

  冬瓜具有利尿、降血压、保护肾脏的功效。几年来,肾脏疾病以及血管疾病的病发率都明显增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对我们的肾脏健康做好定时检查的工作。百合冬瓜汤既可以润肺、养肾还可以保护心脏,利尿安神,是夏季养生的首选汤药之一。

  百合冬瓜汤的做法

  百合50克,鲜冬瓜100克,切成薄片,加上蛋清一个。先将百合、冬瓜倒入沸水中,滚汤后将蛋清倒入,然后放入盐、味精等调味品即可食用。




标签: 中医养生 如何抗衰老 药膳养生

钟文华

上海锦医堂坐诊

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各种不孕症及妇科疾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在本市和国内中医界有较高…【详细】

萧力维

上海锦医堂坐诊

毕业于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师从中医专家吴中朝教授,在京硕士研究生期间,跟师学习中医知…【详细】

朱显玉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土家族特色中医专家 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湖北省中医学院,拥有近50年的中医诊疗经验,…【详细】

劳继英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3年,从医经验丰富,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详细】

刘爱华

上海锦医堂坐诊

擅长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盆腔炎、内分泌失调、青春痘、更年期综合症等。治疗心脑血管病、“三高”症…【详细】

徐惠娟

上海锦医堂坐诊

中医科主任 60年代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贯通中西医学,对各种…【详细】

朱良玉

上海锦医堂坐诊

主治医师 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生 上海雷允上、童涵春堂名老中医 上海中医药学会委员 海派…【详细】

郑国梁

上海锦医堂坐诊

执业医师 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跟随江西名老中医叶家瑞先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数十年…【详细】

赵国定

上海锦医堂坐诊

主任医师 原黄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 196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黄浦区领衔特色专科中医心血管专科…【详细】

万健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曾祖父衍习下来的祖传秘方,随后考入中医大学,进行系统学…【详细】

问:三种原因可能会早泄

答:导读:早泄一词,很打击男人的自信心,大多数男人认为早泄很没面子。其实它还是一种病,危害甚大。 它不...【详情】

问:别把小儿肠胃炎当肠胃感冒

答:小儿肠胃炎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有时也会携带细菌,该疾病通常在10天左右不药而愈,但由于最初几...【详情】

问:生活中急性前列腺炎都有什么危害

答: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男性朋友觉得自己患上了前列腺炎,就很没有面子,失去男性那种尊严,其实,大家千...【详情】

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
健康热线:021-38870653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医院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文峰广场往南100米) 无假日门诊
乘车路线:地铁六号线五莲路站下;
公交791,799,815,455,405路张杨北路五莲路站下;
公交大桥四线,716,85,981,783路张杨北路博兴路站下。
沪卫(中医)网复审[2014]第10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