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锦医堂中医门诊部

上海锦医堂中医门诊部

祛斑法六招 简单又实用

来源:上海锦医堂中医门诊部    发布日期:2016-05-17    免费在线咨询

  祛斑法六招,简单又实用。因为太阳的长期晒在肌肤上,会长出难看的斑点。那么,如何祛斑?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祛斑产品,但个别人会有副作用的出现。不过不用担心,下面我们就来教你六个祛斑新招,轻松赶走斑点。

  1、晒后修复。经过暴晒之后的肌肤,必须用干净的化妆棉沾湿具有美白功效的化妆水,湿敷5分钟,阻止黑色素分解而残留表层形成的斑点。清洁完毕之后,用大约40℃的毛巾敷面,大概3分钟,可以让脸部的血液循环加快,防止黑色素堆积。

  2、镇静肌肤。在枕头上铺上一块干净的毛巾,等镇静肌肤后,用含有果酸、杏仁酸、熊果酸等美白面膜,可以结合保湿产品使用,目的就是要保持肌肤的湿润感。使用这些酸性产品必须注意,千万不能抽烟,除非你想变成黄脸婆中的极品。

  3、白醋敷面。使用这种祛斑方法,必须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因为保持祛斑是针对气血方面入手,起调理作用,因此效果不会立竿见影。方法是充分洁面后用一点白醋均匀涂抹在脸上,注意避开眼睛和鼻子周围,10-15分钟后用清水洗掉即可。假如你嫌这样太麻烦的话,可以直接把几滴白醋加进水里,直接洗脸。

  4、豆腐牛奶面膜。准备几块新鲜的豆腐完全碾碎,然后加入适量的牛奶成分拌匀,用沙包包好后,轻轻按压在脸部,可以镇定肌肤、修复晒后受损的肌肤,使之变得白皙有明显的祛斑效果。

  5、柠檬冰糖汁。这是夏天美白祛斑、消暑解渴的最佳产品。因为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还有钙、磷、铁等皮肤必须的物质,常喝柠檬汁可以比嫩皮肤,防止肌肤血管老化,起到祛斑的作用,但是柠檬皮必须要去除,否则加重斑点的颜色。

  6、蒜头绿豆粉面膜。3瓣大蒜洗干净之后剥皮,放在微波炉里面等待2分钟,然后把蒜榨汁,加入绿豆粉混合均匀之后,在清洁好的面上涂抹,等待15分钟之后用清水清醒干净。可以让皮肤光纤靓丽,美白祛斑,更有神奇的小脸功效。

  很多MM认为夏季紫外线强烈,于是会很重视防晒。不仅如此,在秋冬也是要做好防晒工作的,MM千万不能大意。




标签:

钟文华

上海锦医堂坐诊

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各种不孕症及妇科疾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在本市和国内中医界有较高…【详细】

萧力维

上海锦医堂坐诊

毕业于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师从中医专家吴中朝教授,在京硕士研究生期间,跟师学习中医知…【详细】

朱显玉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土家族特色中医专家 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湖北省中医学院,拥有近50年的中医诊疗经验,…【详细】

劳继英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3年,从医经验丰富,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详细】

刘爱华

上海锦医堂坐诊

擅长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盆腔炎、内分泌失调、青春痘、更年期综合症等。治疗心脑血管病、“三高”症…【详细】

徐惠娟

上海锦医堂坐诊

中医科主任 60年代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贯通中西医学,对各种…【详细】

朱良玉

上海锦医堂坐诊

主治医师 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生 上海雷允上、童涵春堂名老中医 上海中医药学会委员 海派…【详细】

郑国梁

上海锦医堂坐诊

执业医师 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跟随江西名老中医叶家瑞先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数十年…【详细】

赵国定

上海锦医堂坐诊

主任医师 原黄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 196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黄浦区领衔特色专科中医心血管专科…【详细】

万健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曾祖父衍习下来的祖传秘方,随后考入中医大学,进行系统学…【详细】

问:三种原因可能会早泄

答:导读:早泄一词,很打击男人的自信心,大多数男人认为早泄很没面子。其实它还是一种病,危害甚大。 它不...【详情】

问:别把小儿肠胃炎当肠胃感冒

答:小儿肠胃炎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有时也会携带细菌,该疾病通常在10天左右不药而愈,但由于最初几...【详情】

问:生活中急性前列腺炎都有什么危害

答: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男性朋友觉得自己患上了前列腺炎,就很没有面子,失去男性那种尊严,其实,大家千...【详情】

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
健康热线:021-38870653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医院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文峰广场往南100米) 无假日门诊
乘车路线:地铁六号线五莲路站下;
公交791,799,815,455,405路张杨北路五莲路站下;
公交大桥四线,716,85,981,783路张杨北路博兴路站下。
沪卫(中医)网复审[2014]第10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