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若桃花套餐——给热爱养颜的你
你可能已经很棒了,如果你想继续保持,可以选这个套餐,能帮你抗皱美容、增白消斑、面色红润。
姜茶
姜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可防止或减少脂褐素的沉积,预防皮肤长斑
红枣
每天吃三枣,能养血补气,保持皮肤的弹性,使沉着的色素斑减退或消失
龙眼
直接吃或煮粥可补气安神,健脾和胃,女性用来养血润肤
玫瑰花
玫瑰在《食物本草》中有记载,用玫瑰泡茶喝,能养颜化斑、活血增白
核桃
核桃打成粉冲服,可滋补肝肾,减少黄褐斑,滋润肌肤,使肌肤有光泽,防止皮肤干燥粗糙
葡萄干
中医认为葡萄能补气、补血,葡萄干效果更强一些,有滋肾益肝调理好脸色的功效
杏仁
杏仁偏于滋润,有补肺的作用,能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
神仙姐姐套餐——给希望永远25岁的你
你的身体是健康的平和体质,平素患病较少,对外界适应能力较强。这个套餐能帮你滋补体质抗衰老,让你保持更年轻的状态。
山药
将山药蒸熟后,浇上桂花糖食用,能强壮身体、益寿延年
松子
经常吃松子能润五脏,让身体更年轻;松子对脑细胞和神经有保护作用
莲子
煮莲子粥食用,有补脾益肾的效果,可以帮助身体的根基更强壮一些
黑芝麻
早晚各吃一汤匙芝麻粉,可以养血、补肝肾作用
黄芪
用切片的黄芪泡水喝,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功能
茶叶
茶叶中各种成分的组合十分协调,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神清气爽套餐——给经常乏力没精神的你
如果经常四肢发软、头晕无力、精神不振,这个套餐能帮你补益五脏、提振精神、增强活力。
西洋参
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用来泡茶饮用或直接嚼服,可静心凝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
香蕉
香蕉是“快乐水果”,有安抚神经的作用,可以提振精神
薰衣草
它的气味能舒缓压力、提神醒脑,在热水中泡一小撮薰衣草喝下去,就会感到情绪放松,在电脑前放一个薰衣草包也不错
薄荷
薄荷有一种天然的清香,闻一闻或用来泡茶,都能使人精神一振
花生
下午茶吃一把花生,可以缓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神疲乏力,同时提高耐力
苹果
苹果的气味能改善不良情绪,提神醒脑,每天吃一个苹果,可以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
火眼金睛套餐——给容易眼睛疲劳的你
如果经常感到眼部不适、眼球或周围疼痛、视物模糊、眼发干发涩、怕光,这个套餐能帮你养血明目,消除疲劳。
枸杞
每天一小把枸杞,当零食吃或泡茶饮用,可清肝、明目
桔
每天吃个桔子,可以保肝、明目、增强抵抗力
芡实
有益肾健脾的作用,用芡实煮粥食用,经常吃能黑发明目
胡萝卜
饭后喝一杯胡萝卜汁,可以滋肝、养血、明目
桑葚
用桑葚熬膏、煮粥、泡酒食用,有补益肝肾、明目健脾的作用
贡菊
菊花是护眼的药材,经常喝菊花茶对缓解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
主任医师 原黄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 196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黄浦区领衔特色专科中医心血管专科…【详细】
副主任医师 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3年,从医经验丰富,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详细】
副主任医师 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曾祖父衍习下来的祖传秘方,随后考入中医大学,进行系统学…【详细】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 原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专家 从事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科研工作…【详细】
主治医师 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生 上海雷允上、童涵春堂名老中医 上海中医药学会委员 海派…【详细】
崔继芬,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从事妇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修,跟随南京…【详细】
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各种不孕症及妇科疾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在本市和国内中医界有较高…【详细】
自幼从师学医,勤求良训,博采众长,临床经验丰富。以中医理论的五大支柱(砭、针、灸、药和导引按跷…【详细】
1976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曾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和心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临…【详细】
潘鸣,针灸科、疼痛科老中医,内科、皮肤科老中医,1958年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深受父辈祖传中医文化熏…【详细】
答:小儿肠胃炎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有时也会携带细菌,该疾病通常在10天左右不药而愈,但由于最初几...【详情】
答:现实生活中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以及情绪紧张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生病,原因何在?医生认为,这就是...【详情】
答:预防失眠症要注意什么?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①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 ②参加气功,...【详情】
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
咨询电话:021-38870653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医院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文峰广场往南100米) 无假日门诊
乘车路线:地铁六号线五莲路站下;
公交791,799,815,455,405路张杨北路五莲路站下;
公交大桥四线,716,85,981,783路张杨北路博兴路站下。
沪卫(中医)网复审[2014]第10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