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吃葡萄有6个你不知道的功效
1、提神解乏
夏季天气炎热,人很容易犯困、无精打采,这时不妨吃几颗葡萄来帮你提神、消除疲乏之意。因为在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成分,且很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从而为大脑供给所需的能量,快速恢复大脑活力。
同时,葡萄中还含有较多的氨基酸,能对神经产生良好的刺激,帮助人体调理衰弱的神经,这也是提神醒脑的有效途径。
2、促进消化
葡萄中蕴含果酸成分,这是一种酸性物质,进入肠道中能对积存的食物进行分解,促进消化的速度。所以在炎热夏日,不如吃点葡萄助消化吧!
3、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分,进入血液中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的凝结,使得血液流通更顺畅,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对于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产生发挥重要作用。
4、健脾养胃
在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这是一种助消化的物质,因而对于肠胃功能弱的人群,适量吃点葡萄能有效减轻肠胃消化的负担,起到健脾养胃的功效。
5、养血理气
气血是先天之本,对人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在被人体摄取后很容易吸收,所以多吃点葡萄能有效固血养生,对于需要补血的人群是养血理气的佳品。
6、安神助眠
葡萄不仅可以洗净食用,还可以酿制成葡萄酒饮用。在葡萄中含有一种重要的助眠物质——褪黑素。因此,对于饱受失眠困扰的人,便可以吃点葡萄或是饮用葡萄酒来酣甜入梦。
吃葡萄有这些注意事项
一、吃葡萄后不能立刻喝水
吃葡萄后立刻喝水,不到一刻钟可能会引起腹泻。这是因为葡萄本身有通便润肠之功效,吃完葡萄立即喝水,胃还来不及消化吸收水就将胃酸冲淡了,葡萄与水、胃酸急剧氧化、发酵,加速了肠道蠕动,就产生腹泻。
二、葡萄别与牛奶同吃
葡萄里含有维生素C,而牛奶里的有些成分会和葡萄里含有的维生素C反应,对胃有伤害,两样同时服用也会拉肚子,严重者还会呕吐。
三、吃海鲜后别吃葡萄
在吃海鲜的同时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会出现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因为在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鞣酸遇到海鲜中的蛋白质会凝固沉淀,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
四、吃葡萄不宜过量
由于葡萄的含糖很高,所以糖尿病人应特别注意忌食葡萄。而孕妇在孕期要提防糖尿病,因此孕妇食用葡萄应适量。在食用葡萄后应间隔4小时再吃水产品为宜,以免葡萄中的鞣酸与水产品中的钙质形成难以吸收的物质,影响健康。
五、吃葡萄后一定要漱口
有些葡萄含有多种发酵糖类物质,对牙齿有较强的腐蚀性,食用后若不漱口,口腔中的葡萄残渣易造成龋齿。
六、葡萄清洗要干净彻底
如果喜欢吃葡萄,记得清洗葡萄一定要干净彻底,葡萄表皮可能会有残留的污物,而食用葡萄的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葡萄皮的,将不利于身体健康。
主任医师 原黄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 196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黄浦区领衔特色专科中医心血管专科…【详细】
副主任医师 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3年,从医经验丰富,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详细】
副主任医师 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曾祖父衍习下来的祖传秘方,随后考入中医大学,进行系统学…【详细】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 原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专家 从事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科研工作…【详细】
主治医师 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生 上海雷允上、童涵春堂名老中医 上海中医药学会委员 海派…【详细】
崔继芬,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从事妇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修,跟随南京…【详细】
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各种不孕症及妇科疾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在本市和国内中医界有较高…【详细】
自幼从师学医,勤求良训,博采众长,临床经验丰富。以中医理论的五大支柱(砭、针、灸、药和导引按跷…【详细】
1976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曾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和心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临…【详细】
潘鸣,针灸科、疼痛科老中医,内科、皮肤科老中医,1958年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深受父辈祖传中医文化熏…【详细】
答:小儿肠胃炎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有时也会携带细菌,该疾病通常在10天左右不药而愈,但由于最初几...【详情】
答:现实生活中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以及情绪紧张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生病,原因何在?医生认为,这就是...【详情】
答:预防失眠症要注意什么?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①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 ②参加气功,...【详情】
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
咨询电话:021-38870653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医院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文峰广场往南100米) 无假日门诊
乘车路线:地铁六号线五莲路站下;
公交791,799,815,455,405路张杨北路五莲路站下;
公交大桥四线,716,85,981,783路张杨北路博兴路站下。
沪卫(中医)网复审[2014]第10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