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锦医堂中医馆

上海锦医堂中医馆

中医教你吃小米

来源:上海锦医堂中医馆    发布日期:2017-01-19    免费在线咨询

  小米是五谷中养生保健的佳品。中医认为,同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故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中粟米最佳。粟米又称小米、谷子、粟谷。小米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得土气最厚,为脾之果,最养脾胃。小米味甘、咸,性凉,味甘色黄入脾胃经,味咸入肾经。小米乃五谷之首,既养先天之本——脾胃,又养后天之本——肾脏,成为养生保健之佳品。

  【营养价值】

  小米含蛋白质,比大米高。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麦。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除食用外,还可酿酒、制饴糖。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小米的芽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小米粥有安神之效。

  中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

  对于很多人来说由于米量较少,所以很难喝道真正的小米粥,建议有兴趣者,去产区的农村农户家里亲自体会一番,必定让你大开眼界。

  除了丰富的铁质外,小米也有蛋白质,复合维他命B、钙质、钾、纤维等等。因为小米性质是碱性的,所以烹煮时,不需要加太多的盐或干脆不用盐煮。

  小米的淀粉含量高(约70%),是一种能量食物。

  和其他谷物一样,小米中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含量很高。

  蛋白质含量在不同类型的小米中变动很大,一般介于5%—20%之间,平均为10%—12%。小米中蛋白质的质量常优于小麦、稻米和玉米,但是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含量低。

  营养分析

  ⒈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B1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

  ⒉小米具有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

  ⒊还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可以使产妇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帮助她们恢复体力;

  ⒋小米具有减轻皱纹、色斑、色素沉着的功效。

  【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小米又有粟米、白粱粟、粢米、黄粟、稞子、谷子等名称,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原产中国,以山东、河北、东北、西北等地区栽培最多。按黏性分糯粟和粳粟两种。立秋后采收。以粒大、饱满、均匀为佳。

  功用主治

  1、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

  2、小米内含有多种对性有益的功能因子、能壮阳、滋阴、优生。

  【适宜与禁忌】

  一般人均可食用;

  小米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

  气滞者忌用;素体虚寒,小便清长者少食;

  小米以颗粒饱满、充实、色鲜为佳,发霉变质不宜食;小米为大众喜食之品,食疗以不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机小米最佳。

  【搭配宜忌】

  【小米+桑葚】=保护心血管健康

  【小米+红糖】红糖益气补血,小米健脾胃补虚损,两者搭配可补益气血。

  【小米+肉类、黄豆】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不同,互相搭配可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

  【小米+大米】营养互补,搭配食用提高营养价值。

  【食物相克】小米忌与杏仁同食。

  【小米+杏子】小米中的磷等矿物质于杏所含的果酸结合,会产生不易消化的物质,易导致呕吐、腹泻。

  【小米+虾皮】小米和虾皮性味不和,同食会致人恶心、呕吐。

  【小米+醋】醋中含有机酸,会破坏小米中的类胡萝卜素降低营养价值。

  【推荐几个小米治病的小偏方】

  1、补元气

  季羡林先生活了98岁。他的长寿秘诀就是每天喝小米绿豆粥,小米补元气,绿豆解毒清火。

  2、降血压

  小米200克,莲子10克,煮粥。对心火旺高血压有效果。

  3、养胃

  小米200克,生姜6片,煮粥。对胃病有效果。

  4、治疗重症肌无力

  小米200克、黑芝麻40克、黑豆30克、核桃5枚、大枣6枚、花生米8粒、枸杞30粒、生山药10克,用豆浆机打汁,每早空腹喝三杯。

  【相关食谱】

  1、小米红糖粥

  小米100克,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煮粥,加适量红糖,米熟后食用。用于体弱者补益或产后气血不足的调补。

  2、小米山药大枣粥

  小米100克,怀山药30克,大枣5枚,红糖30克,共煮粥食用。可健脾胃、益气血。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之泄泻及气血不足体质的补益。

  3、小米山药糊

  小米与怀山药等量,炒黄,共研细末,加水煮糊调白糖食用,用于小儿调养或小儿消化不良。

  4、小米黄芪粥

  小米50克,大红枣15枚,黄芪15克煮粥,加红糖适量食用。主治产后体虚。

  5、小米半夏汤

  小米15克,制半夏4~5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胃不和引起失眠

  6、小米芝麻糊

  小米500克磨面,炒黄,芝麻180克炒黄打碎,每次取小米面30克,芝麻10克,白糖酌量,白开水300毫升调服,早晚各1次。

  7、小米蒸排骨

  排骨200克,红心红薯1个约200克,小米半杯,调味料:料酒1大匙,生抽1大匙,糖1茶匙,盐1茶匙,姜蒜粉1茶匙,蒜末1茶匙,姜末1茶匙

  做法:

  (1)小米淘洗干净加适量的水浸泡20分钟

  (2)排骨洗净,切小块,加入调味料腌制20分钟。

  (3)浸泡好的小米沥干水分,加入1茶匙盐,1茶匙姜蒜粉,拌匀。

  (4)将腌制好的排骨加入小米中拌匀

  (5)红薯去皮切小块,放入蒸碗内垫底,表面铺上排骨,移入蒸锅,蒸30分钟即可。

  小诀窍:

  (1)小米不宜浸泡太久,避免营养过度流失。

  (2)除红薯外,也可以用土豆、香芋垫底,主要是为了吸收排骨流出的汤汁。

  (3)也可以将排骨换成五花肉,这样更肥美。

  (4)用高压锅来蒸,排骨和小米会更加软糯。

  8、小米鸡蛋粥

  【制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鸡蛋,稍煮。

  【用法】临睡前以热水泡脚,并饮此粥,然后入睡。

  【功效】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烦躁失眠。

  9、鲢鱼小米粥

  【配料】活鲢鱼1条,丝瓜仁10克,小米100克,葱花、姜片、香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特色】此粥有通经下乳作用。适于产后乳少者食用。

  【做法】

  (1)将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去刺,切成片,放入盆中,加葱、姜、香油、精盐拌匀,腌渍片刻;小米淘洗干净;丝瓜仁洗净。

  (2)锅置火上,放入小米、丝瓜仁、适量清水煮粥,等粥将熟时,加入鱼片再煮片刻,鱼熟加入味精即可。

  【特点】肉嫩味鲜,爽口。

  10、小米南瓜粥

  【原料】:小米100克,水10杯左右,南瓜1-2斤,冰糖或蜂蜜少许。

  【做法】:米洗净,南瓜去皮剔瓤,切成1/2寸的丁状或片状,放入水内,煲约30分钟,稍闷片刻,加入冰糖或蜂蜜即可。




标签: 小米 蛋白质 小米南瓜粥

赵国定

上海锦医堂坐诊

主任医师 原黄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 196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黄浦区领衔特色专科中医心血管专科…【详细】

劳继英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3年,从医经验丰富,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详细】

万健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曾祖父衍习下来的祖传秘方,随后考入中医大学,进行系统学…【详细】

王群

上海锦医堂坐诊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 原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专家 从事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科研工作…【详细】

朱良玉

上海锦医堂坐诊

主治医师 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生 上海雷允上、童涵春堂名老中医 上海中医药学会委员 海派…【详细】

崔继芬

上海锦医堂坐诊

崔继芬,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从事妇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修,跟随南京…【详细】

钟文华

上海锦医堂坐诊

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各种不孕症及妇科疾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在本市和国内中医界有较高…【详细】

李作生

上海锦医堂坐诊

自幼从师学医,勤求良训,博采众长,临床经验丰富。以中医理论的五大支柱(砭、针、灸、药和导引按跷…【详细】

杨连利

上海锦医堂坐诊

1976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曾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和心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临…【详细】

潘鸣

上海锦医堂坐诊

潘鸣,针灸科、疼痛科老中医,内科、皮肤科老中医,1958年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深受父辈祖传中医文化熏…【详细】

问:别把小儿肠胃炎当肠胃感冒

答:小儿肠胃炎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有时也会携带细菌,该疾病通常在10天左右不药而愈,但由于最初几...【详情】

问:更年期综合症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答:现实生活中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以及情绪紧张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生病,原因何在?医生认为,这就是...【详情】

问:预防失眠症要注意什么?

答:预防失眠症要注意什么?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①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 ②参加气功,...【详情】

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
咨询电话:021-38870653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医院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文峰广场往南100米) 无假日门诊
乘车路线:地铁六号线五莲路站下;
公交791,799,815,455,405路张杨北路五莲路站下;
公交大桥四线,716,85,981,783路张杨北路博兴路站下。
沪卫(中医)网复审[2014]第10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