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的男人儒雅而淡定,他们品的是文化,喝的却是营养。平日里他也喝过不少茶,但你知道每种茶都有哪些独特的功效吗?哪种茶又最适合你的他呢?让《健康周刊》来告诉你吧。
由于男性的生理特点与习惯嗜好,有些疾病往往专找男人。而茶叶中富含多种保健及机能性营养成分,因此,饮茶不仅有益于健康,还能防治某些疾病。
不过,无论他是指点江山的商界精英还是挥洒自如的职场白领,喝茶的时候都不能太随性而为。只有选对合适的茶,才能让饮茶变成一“举”多得之事。
中医说饮茶
传统中医不仅对茶进行了凉性、热性的定义,也将人的体质根据寒、热划分归类。所以,喝茶也要看“性”对“质”。从体质角度来看,身体健康者大可根据自己的嗜好选取各式茶叶冲饮,而对于身体健康状况欠佳者或处于特殊时期的人来说,饮用时茶类的选择就要有所讲究了。
按照中医的理论,将男性常见的体质分成了寒性、热性和抑郁性体质三种类型。
一、寒性体质
体质特点:寒性体质包括阳虚性体质和痰湿性体质。属于寒性体质者,多形体肥胖,容易疲劳、多汗多痰、畏寒怕冷、肢冷体凉、喜食热物等。
中医解析:寒性体质的男性易于发生性冷淡、性欲低下、阳痿、不育等男科疾病。在调理上应注意保护阳气,可服用性温平和之药食。
茶饮养生:
1.红茶:性温,擅温中驱寒,能起到化痰、消食、暖胃的作用,还可利尿、消除水肿。
2.黑茶:味甘性温润,有生津止渴、消食化痰、暖胃润肠、清热祛湿作用,并能消脂减肥。
3.杜仲茶:阴虚火炽者不宜饮用,最适合肥胖者饮用。
二、热性体质
体质特点:热性体质包括阴虚性体质和湿热性体质。属于热性体质者,多形体消瘦、精神易于激动、大便干燥或秘结、畏热喜凉、喜食冷物或冷饮。
中医解析:属于热性体质的男性易于发生性欲亢进、性欲要求较强、早泄、遗精等男科疾病。这类男性可服用性平缓和之滋补药物和食物。
茶饮养生:
1.白茶:性清凉,能退热、降火、解毒、防暑和治牙痛,更有提神、消食等功效。
2.绿茶:性偏寒,其利尿、化痰、解毒、清热、消暑、宁神和消除疲劳的功效非常显著。
3.黄茶:黄茶性凉微寒,胃热者适合饮用。
4.苦丁茶:凉性偏重,可清热解毒,最适合体质燥热者饮用。
三、抑郁性体质
体质特点:这类体质的男性多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性格内向、多思易郁、遇事疑虑重重,且非常敏感、多愁善悲、易失眠多梦等。
中医解析:属于抑郁性体质者,易发生阳痿、遗精、早泄、不射精等性功能障碍以及乳房异常发育等男科疾病。调理上以舒肝解郁、畅达气机为主。
茶饮养生:
1.茉莉花茶:茉莉花有“去寒邪、助理郁”的功能,茉莉花茶的茶香对人体有良好的镇静作用。
2.玫瑰花茶:玫瑰花对脑和肝脏都有益,还可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标签: 寒性体质
主任医师 原黄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 196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黄浦区领衔特色专科中医心血管专科…【详细】
副主任医师 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3年,从医经验丰富,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详细】
副主任医师 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曾祖父衍习下来的祖传秘方,随后考入中医大学,进行系统学…【详细】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 原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专家 从事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科研工作…【详细】
主治医师 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生 上海雷允上、童涵春堂名老中医 上海中医药学会委员 海派…【详细】
崔继芬,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从事妇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修,跟随南京…【详细】
擅长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各种不孕症及妇科疾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在本市和国内中医界有较高…【详细】
自幼从师学医,勤求良训,博采众长,临床经验丰富。以中医理论的五大支柱(砭、针、灸、药和导引按跷…【详细】
1976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曾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和心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临…【详细】
潘鸣,针灸科、疼痛科老中医,内科、皮肤科老中医,1958年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深受父辈祖传中医文化熏…【详细】
答:小儿肠胃炎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有时也会携带细菌,该疾病通常在10天左右不药而愈,但由于最初几...【详情】
答:现实生活中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以及情绪紧张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生病,原因何在?医生认为,这就是...【详情】
答:预防失眠症要注意什么? 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①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为宜。 ②参加气功,...【详情】
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
咨询电话:021-38870653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医院地址:浦东新区张杨北路583号(文峰广场往南100米) 无假日门诊
乘车路线:地铁六号线五莲路站下;
公交791,799,815,455,405路张杨北路五莲路站下;
公交大桥四线,716,85,981,783路张杨北路博兴路站下。
沪卫(中医)网复审[2014]第10092号